晋城有一座城市叫高平,
它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,
但这里更让人唏嘘感叹的是,
有一方古战场,战马嘶鸣,
那是一个悲惨的故事,
传说,秦国大将白起,
曾经在这里坑杀了四十万降卒,
如今,那些白骨“重见天日”,
不禁让人唏嘘。
如果你是白起,
在烽火硝烟之后,会做屠杀之举吗?
长平之战
公元前266年,秦相范雎提出了“远交近攻”的战略思想,前262年,秦国发动了攻打韩国的战争,前260年,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。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,廉颇与秦坚壁对垒,秦使反间计,赵孝成王换将易帅,白起暗使长平,赵括被围等几个阶段,最后以秦胜赵败而结束。秦将白起屠杀赵卒40余万,尸骨遍野,头颅成山,血流成河,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。
重现天日
几千年前,这片战场上有多惨烈,已经无从知晓。烽烟散尽,这片土地此后还在一次次的经受着战火的肆虐,那些曾经在这里战死的士兵沉睡在大地之下。直到战火平熄,尘埃落定之后,一位老农无意间发现了你们。
1995年5月12日,时年62岁的李珠孩在自家梨园锄地时,意外发现了战国时期长平古战场的遗址。李珠孩形容当时发现的场景:尸骨叠压交错,形态各异。一具还算完整的尸骨更让他感到惊恐不已,一枚生锈的箭头,深深地嵌在尸骨的头骨与腿骨上,尸骨旁还散落着一串长满铜绿的刀币和一些箭头、带钩等。
发掘历史
1995年10月20日,永录村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开始正式发掘。没多久,一个长11米、宽5米、深1.2米的尸骨坑被全部挖开。考古队在坑边竖起一块较大的白色木牌:“将军岭一号尸骨坑。”在坑内,尸骨无规则地层层叠压,有的是仰面,有的是侧面,有的则是俯身,有的头与躯干分离,还有的头部有钝器、刃器、石块造成的创伤等,触目惊心。
与此同时,在“一号坑”西侧,考古人员运用国际最先进的射线测定法,探测到还有一个宽3至4米、长55米的大尸骨坑,他们将其编为“二号坑”。
考古队专家分析,“一号坑”及附近的“二号坑”均为深坑,根据地形来看,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。据推测,当年,秦军将赵国战俘尸体抛入沟内,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。
最后,专家得出结论:此尸骨坑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原始、最完好、规模最大,并最具有文物价值的长平之战古战场尸骨坑遗址。
经过发掘,长平古战场遗址越发清晰,
遗址范围广阔,
西起骷髅山、马鞍壑,
东到鸿家沟、邢村,宽约10公里;
北起丹朱岭,南到米山镇,
长约三十公里,东西两山之间,
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。
长平之战纪念馆
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自此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,越来越多的人们更想接近这片历史遗址。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,加强重要遗址的保护,2010年7月,高平市对永录乡长平之战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修缮。工程主要包括基础加固、屋面整修、外墙修缮、门窗更换、室内吊顶、馆内设计及陈列、周围配套设施建设等。
长平之战纪念馆
长平之战纪念馆以尸骨坑、出土文物、历史图片为主,辅以场景、油画、雕塑、幻影成像、影视片等展示手段,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和介绍了长平之战整个战争的始末。展馆共分四大部分,分别是战国烽烟、长平之战、长平遗址以及历史遗珍。
永录尸骨坑
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,出土了大量的尸骨和刀币、布币、半两、箭头、带钩等文物,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。其中一号坑中重垒交错的尸骨,有的胳膊大腿有明显断裂的痕迹(应系刀砍)。有的胸腔内遗有箭头,还有的仅见躯干而无头颅。这些均说明他们是被杀死后掩埋的。另外此坑和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,看上去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,而非秦军专为掩埋战俘尸体所挖。由此而对几千年"白起坑赵"之说提出异议。
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:
此地由来是战场,平沙漠漠野苍苍。
恒多风雨幽魂泣,如在英灵古庙荒。
赵将空余千载恨,秦兵何意再传亡?
居然词宇劳瞻拜,不信骷髅亦有王。
————小编手记————
真相往往就蕴藏在历史实物中,
白起当年到底有没有坑杀降卒,
人数是不是达到40万之巨,
其实一直都存在着疑义。
可惜,烽烟散尽,
当年的惨烈到底如何,
已经不是普通人的追寻。
当人们驻足尸骨坑前,
更多地是感叹历史风云变幻,
惋惜战争带来的残酷和无奈。
在这片古战场前伫立,
和平是多么的可贵,
战争,这样可怕的事,
就让它随烽烟远去吧。
【魅力·博物】地市第九站·晋城站2
【长平之战遗址纪念馆】
小编希望为您推荐一次感喟和平之旅。
【魅力·博物】系列 精彩回顾
【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】去太原五一路的小巷里,寻找革命烽火
【忻州·河边民俗博物馆】一座4A级的故居,栖身着国家二级博物馆
【吕梁·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】被称为“中华之最”的博物馆里藏了什么
更多三晋有趣博物馆,尽在【山西文博会·魅力博物】
山西文博会节目单
【周一】
【拾遗】:寻找遗失在油盐酱醋茶里的三晋传统文化
【游晋】:游览山西大山名川,体悟三晋人文情怀
【周三】
【姿势】:奇葩知识、三晋民俗,更加了解山西的人文典故
【非遗】:皮影糖人和剪纸,敲锣打鼓与传说,音频、视频、图片、文字,全方位展现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
【周五】
【博物馆】:向您推荐山西省内有趣、特别、有料的博物馆
【老字号】:一同寻找太原府的老字号,重拾曾经的那份老记忆
【晋味道】:正宗晋风味,口口品美食,山西特色小吃一网打尽
主管单位:山西省委宣传部
主办单位:山西省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
协办单位:山西日报传媒(集团)文化会展有限责任公司
支持单位: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山西省文物局 山西省体育局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 山西广播电视台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
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(太原)煤炭交易中心 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
太原市委宣传部 大同市委宣传部 朔州市委宣传部 忻州市委宣传部 晋中市委宣传部 阳泉市委宣传部 吕梁市委宣传部
长治市委宣传部 晋城市委宣传部 临汾市委宣传部 运城市委宣传部
本网站由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16003297号-1